日本山中伸弥团队曾采用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进行小鼠脊髓损伤治疗研究,但发现导致小鼠肿瘤形成与运动功能下降,并有胚胎发育重编程基因的激活,引起了科研界的关注。因此,针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具备同样的成瘤风险,学术界形成了两极的观点。
那么,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也有成瘤性的问题呢?
来自法国的13个科研单位联手在《血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实验文章,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了MSCs的安全性。他们发现,尽管在体外培养过程中,MSCs可能会出现染色体异常,但这些异常并不会导致肿瘤的形成。
在这篇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他们发现,即使在体外培养过程中,MSCs的染色体可能会出现异常(例如非整倍数),但这些异常并不会影响到MSCs的倍增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小鼠成瘤实验证实,即使MSCs的染色体异常和长期培养导致的衰老,移植到小鼠体内后并不能成瘤。
此外,他们还发现,衰老的骨髓MSCs的功能变化主要与细胞发育、细胞生长/增殖、细胞死亡、细胞信号转导/相互作用和细胞运动有关。其中3号染色体倒位的MSCs(MSC/inv)表达细胞衰老生物标记物的水平较高。所以,在临床应用时,选择年轻态的MSCs更合适。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再次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的安全性。虽然染色体异常和衰老可能会影响其功能,但这些变化并不会导致肿瘤的形成。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MSCs进行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忽视MSCs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未来研究仍需要密切关注染色体异常和衰老对MSCs功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以实现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参考资料:1、https://doi.org/10.1182/blood-2009-05-219907
2、间充质干细胞,作者:东海先生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