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电话
    400-622-0089/139-6700-7000

重磅来袭:全球首个干细胞治疗新冠后遗症项目已在日本获批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传播,世界各地患者均有增多,目前来看感染新冠病毒后每个人的症状和表现、好转时间、转阴时间、转阴后身体是否有后遗症都有所区别,因个人而异。

而我们的问题逐渐从担心“阳了没?有没有药”过渡到了“阳后会不会留有后遗症?后遗症能否根治?”上来。

△干细胞疗法治疗新冠后遗症在日本获批
△干细胞疗法治疗新冠后遗症在日本获批

根据外媒报道,日本九州再生医学特别委员会批准一项关于使用自体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方案。这项由韩国干细胞研究所开发的专利技术,经过各领域16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经过120天的审查和3次筛选,通过了当前新冠肺炎后遗症再生医疗计划的审查。开发这一疗法的干细胞研究所所长表示:“这项批准得到了再生医学特别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相信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抗炎和组织再生作用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会有很好的效果”。

到底什么是新冠后遗症?

“新冠后遗症”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新冠后症状”或“新冠肺炎长期症状”。也有人根据英文名称,叫它长新冠(long Covid)。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19)的官方临床定义是:感染新冠后3个月仍然存在或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症状,持续超过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干细胞治疗新冠后遗症

2021年8月《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学报告》刊登了一篇名为《超过50种新冠肺炎长期影响:一项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共确认了55种长期症状,其中,最常见的5种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和呼吸困难(24%)。此外还有嗅觉和味觉丧失、咳嗽、关节疼痛等。

新冠病毒长期影响

警惕长新冠!或可造成人体脏器损伤

疫情三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

肺纤维化高发

《Nature Medicine》2021年发表了“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研究指出呼吸困难在60-100天的随访期内的发生率为42%-66%,有6.6%的患者因持续低氧血症需要补充氧气。患者出院后3个月评估发现约25%的轻度至中度病例存在纤维化,在重症病例居多的队列中,约65%的康复者存在肺纤维化。

导致长期肝损伤

2022年12月1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发表的一项题为“COVID-19 Patients Show Liver Injury Months After Infection”的新研究。该研究表明,感染新冠,与肝脏硬度增加有关,可能导致长期的肝损伤。

糖尿病风险增加40%

根据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2年3月发布的研究揭示,在过去一年里感染新冠并痊愈的患者,较从未感染新冠的对照人群相比,新确诊糖尿病的大概概率高出40%。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大概有1%的新冠患者如果不感染病毒,很有可能不会发展成糖尿病。

冠心病、中风的风险会更高

2022年2月,《自然·医学》杂志中的一篇论文表示,美国研究人员于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月15日期间,将153760名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感染者,与两个共涉及超1100万人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冠患者在感染的30天至1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疾病。

急性睾丸损伤

近日,香港大学袁国勇团队在仓鼠中进行了一项实验。仓鼠通过鼻内感染新冠病毒后,精子数量和睾酮水平在第4-7天急剧下降,并出现睾丸萎缩、体积和重量减小。血清性激素水平在感染后42-120天显著降低。

干细胞让新冠及后遗症修复成为可能

针对新冠病毒对患者多脏器的伤害,全球医疗专家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康复方式,而带着“修复”“再生”光环的干细胞为人类修复新冠患者脏器损伤创造了可能。

它不仅能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与修复,还拥有良好的免疫调节能力,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状态, 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对于各种炎症相关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疫情以来,国内外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及其后遗症领域相继有研究成果输出。

国际干细胞治疗案例

阿联酉干细胞中心的数据显示,他们开发的干细胞疗法(UAECell19)已经帮助5000名患者从新冠病毒感染中恢复。经过试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与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相比,干细胞疗法(UAECell19)能将住院时间从22天缩短到6天。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比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在7天内恢复的可能性高3.1倍,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中,有67%的患者将他们的恢复归功于新疗法。

美国Camillo Ricordi等报道了一项纳入24例危重型COVID-19相关ARDS患者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能显著改善患者存活率并缩短治疗时间。

△干细胞疗法治疗新冠后遗症在日本获批

对于新冠肺炎后遗症,2020年8月1日起,日本呼吸综合征学会一直在进行关于新冠肺炎后遗症的研究。9月,采集已接受新冠肺炎治疗但有后遗症的患者的脂肪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患者每2-4周接受3次静脉注射2亿个干细胞。治疗结果发现患者肺功能、氧合指数、炎症水平、疼痛程度等症状均得到缓解。

国内干细胞治疗案例

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干细胞就被列入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国家科技攻关紧急专项”。2021年4月,我国首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发布,强调了下一步深入开展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大样本临床研究的必要性。为国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北京佑安医院招募的7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2例轻症、4例重症、1例危重症)接受单次静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显示,移植14天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了7例患者的肺功能,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一提的是,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2天内,所有患者肺功能和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2-4天内,所有患者全部症状包括:高热、虚弱、呼吸短促、血氧饱和度低均消失,静息血氧饱和度≥95%。2例轻症患者和1例重症患者在治疗后10天内痊愈出院。

2022年2月,王福生院士团队公布了使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随访1年的结果,文章发表于《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此前,国内外尚无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患者长期随访数据的报道,这是全球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严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给药对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和症状的恢复具有长期益处,且患者症状更轻和生活质量更好,睡眠困难、日常活动和数字评定量表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

除此之外,全球还有多个项目在进行新冠肺炎患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初步证实了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干细胞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抗疫创新疗法。相信在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干细胞疗法将为饱受新冠及其后遗症折磨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参考文献:

[1]https://www.einpresswire.com/article/532284733/adult-stem-cell-therapy-for-covid-19-sequelae-begins-in-japan-for-the-first-time-in-the-world

[2]When stem cells meet COVID-19: recent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3]https://mp.weixin.qq.com/s/Mk0ufS8wGaXUewUX4ZvWJA

[4]https://mp.weixin.qq.com/s/X62iHIVng1C18UfBTvH87A

[5]世界卫生组织.冠状病毒病:COVID-19长期影响[EB/OL].(2021-12-16)[2022-12-26].

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question-and-answers-hub/q-a-detail/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post-covid-19-condition

[6]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Long COVID Collaborators, Wulf Hanson S, Abbafati C, Aerts JG, Al-Aly Z, Ashbaugh C, Ballouz T, Blyuss O, Bobkova P, Bonsel G, Borzakova S, Buonsenso D, Butnaru D, Carter A, Chu H, De Rose C, Diab MM, Ekbom E, El Tantawi M, Fomin V, Frithiof R, Gamirova A, Glybochko PV, Haagsma JA, Haghjooy Javanmard S, Hamilton EB, Harris G, Heijenbrok-Kal MH, Helbok R, Hellemons ME, Hillus D, Huijts SM, Hultström M, Jassat W, Kurth F, Larsson IM, Lipcsey M, Liu C, Loflin CD, Malinovschi A, Mao W, Mazankova L, McCulloch D, Menges D, Mohammadifard N, Munblit D, Nekliudov NA, Ogbuoji O, Osmanov IM, Peñalvo JL, Petersen MS, Puhan MA, Rahman M, Rass V, Reinig N, Ribbers GM, Ricchiuto A, Rubertsson S, Samitova E, Sarrafzadegan N, Shikhaleva A, Simpson KE, Sinatti D, Soriano JB, Spiridonova E, Steinbeis F, Svistunov AA, Valentini P, van de Water BJ, van den Berg-Emons R, Wallin E, Witzenrath M, Wu Y, Xu H, Zoller T, Adolph C, Albright J, Amlag JO, Aravkin AY, Bang-Jensen BL, Bisignano C, Castellano R, Castro E, Chakrabarti S, Collins JK, Dai X, Daoud F, Dapper C, Deen A, Duncan BB, Erickson M, Ewald SB, Ferrari AJ, Flaxman AD, Fullman N, Gamkrelidze A, Giles JR, Guo G, Hay SI, He J, Helak M, Hulland EN, Kereselidze M, Krohn KJ, Lazzar-Atwood A, Lindstrom A, Lozano R, Malta DC, Månsson J, Mantilla Herrera AM, Mokdad AH, Monasta L, Nomura S, Pasovic M, Pigott DM, Reiner RC Jr, Reinke G, Ribeiro ALP, Santomauro DF, Sholokhov A, Spurlock EE, Walcott R, Walker A, Wiysonge CS, Zheng P, Bettger JP, Murray CJL, Vos T. 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J]. JAMA. 2022 Oct 25;328(16):1604-1615.

[7]Xu E, Xie Y, Al-Aly Z. Long-term neurologic outcomes of COVID-19[J]. Nat Med. 2022 Nov;28(11):2406-2415.

[8]Aluganti Narasimhulu C, Singla DK. Mechanisms of COVID-19 pathogenesis in diabetes[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22 Sep 1;323(3):H403-H420.

[9]Thompson EJ, Stafford J, Moltrecht B, Huggins CF, Kwong ASF, Shaw RJ, Zaninotto P, Patel K, Silverwood RJ, McElroy E, Pierce M, Green MJ, Bowyer RCE, Maddock J, Tilling K, Katikireddi SV, Ploubidis GB, Porteous DJ, Timpson N, Chaturvedi N, Steves CJ, Patalay P. Psychological distress, depression, anxie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following COVID-19 infection: evidence from 11 UK longitudinal population studies[J]. Lancet Psychiatry. 2022 Nov;9(11):894-906.

Nature子刊:首个胚胎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 上一篇 2023年1月13日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孕症的新策略和未来展望
下一篇 » 2023年1月13日